《中國外匯》2022年第13期
總第451期 2022年07月01日出版
[本刊編輯部]
[黃海洲]
[李曉]
[潘宏勝]
[張宇燕 連平 伍戈 趙慶明 王曉]
[王春英]
[邊衛紅 稅藍蝶]
全球能源轉型面臨多重挑戰,能源價格將維持高位。在此背景下,部分發達經濟體存在與2%通脹目標長期“脫錨”的風險。
[鐘偉 張明 徐高]
[符林]
近年來,金融外匯管理部門綜合運用多種管理工具,有力維護了外匯市場穩定,未來可從加快構建跨周期宏觀審慎調控體系、謀劃預防性政策工具、強化預期管理等方面繼續完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管理。
[方玉勇 季云華 劉祺 張旭鳴]
面對資本外流壓力,新興經濟體可充分借鑒《機構觀點》及后續更新中的管理框架,不斷優化跨境資本流動管理。
[舒雄]
美國的經濟制裁和出口管制有成體系的法律制度、分工明確的實施制裁機構,手段多樣,制裁對象廣泛。我國應加強對外國單邊制裁的相關法律制度和措施的研究與應對。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
[郭棟]
人民幣匯率、美元指數與中美利差從數據趨勢觀察和實證測度角度看,人民幣匯率在貨幣周期中呈現“亦步亦趨”和“自成一格”的特征,建議匯率政策要保持“靈活度”。
[王福朋]
開證行合理設定部分支款條款是解決部分支款信用證結算中開證行、受益人、交單行各方業務難題的關鍵。
[奚寧馨]
面對外貿企業可持續經營壓力的增大,銀行單證人員要深入掌握國際結算專業知識和技術,幫助企業把控貿易環節的單證風險。
[寧淑媛]
當前,解決紙質單據局限性問題尚需時日。在面對處理時間緊急、缺乏前例參考的新問題時,當事各方應積極協商溝通,共同推進業務的開展。
[李云山]
在融資租賃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之際,監管部門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平衡的監管政策,強化政策支持的系統性,引導融資租賃堅守本源、防控風險、穩健發展。
[張春光 易揚 黃保敬]
[黃若云]
[榮蓉 章蔓菁]
債市對外開放20年來,開放格局不斷完善,交易、匯兌環節統籌并進,未來仍將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張昕]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法律框架與政策舉措不斷完善,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對外開放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亦在不斷提升。
[陳健恒 東旭]
《公告》進一步提升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入市、內部統一管理上的便利度,并將投資范圍從銀行間市場拓展至交易所市場。
[應堅]
美元、日元的國際債發展歷程表明,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是推動國際債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保持對外開放政策的穩定性則有助于實現境內外國際債市場的均衡發展。